主题宝安今年计划供应民生设施用地约50公顷
时间2023年8月23日(星期三)上午10:00
嘉宾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副局长卢少辉
主办单位宝安区
实录内容
主持人:欢迎大家在10点05分进入到宝安市民热线。今天是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副局长卢少辉率队来到我们的热线直播间。您好!
卢少辉: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
杨文静:今年,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提出,宝安要重点实施“十大行动”,其中,“实施规划落地引领行动”被置于首位。作为宝安的规划部门,请您介绍一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在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卢少辉:今年年初,我局紧紧围绕省、市、区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以及区七届二次党代会关于规划落地实施的具体要求,以“422133”工作主框架为主线,制定了《关于锚定高质量发展 推动规划落地的行动方案》,明确聚焦规划引领更加凸显、产业保障更加有力、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城区品质更富魅力的四大目标,以14条举措深入实施规划编制、产业空间保障、民生福祉提升和绿美宝安建设四大行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杨文静: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请您介绍一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如何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落实?
卢少辉:具体有三方面工作举措:一是优化健全工作机制,对外依托市重大办、区固投专班形成联动,对内成立重大项目审批服务领导小组和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保障工作小组,系统梳理年度重大项目,形成“项目库+问题清单+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深江铁路、机荷高速等24项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二是灵活创新审批方式,我们不断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容缺审批,推动深圳至江门铁路、罗田-铁岗水库输水隧洞水源工程用地报批,保障项目顺利开工;通过并联审批,一揽子解决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华润微电子的系列规划调整问题,仅用9个月实现从谈判到拿地的“无缝衔接”。三是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我们靠前服务,发出深圳首单重大项目用地审批预告信息表,以“一条龙、保姆式”的服务,快速推动深江铁路用地报批组卷进度;我们主动服务,深入项目现场,整合压减审批流程,仅用3天完成深江铁路5号井临时用地项目的上会审批、合同签订等工作。
杨文静: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如何在谋划发展时筑牢宝安生态保护根基?
卢少辉:我局落实省委绿美广东、市委绿美深圳生态建设要求,深入实施“绿美宝安”建设行动,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夯实生态本底。在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中立足宝安资源禀赋特点,形成宝安“一心、一核、两带、多廊、多点”的生态空间结构。二是精细管理自然资源。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和台账制度;配合市级落实“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行动,科学研究红树林种植选址,完善湿地保护措施,加强红树林全面保护。三是扎实推进生态修复。组织治理潭头石场等20个矿山石场;对303处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隐患点开展巡查排查,落实“隐患清零”行动;开展海洋新城等8个历史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护,以红树林修复、海堤生态化等多种手段推进魅力海湾建设。
夏女士:请问宝安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工作情况如何,目前有什么进展?
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按照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宝安区政府工作部署,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遵循“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开门规划”的基本原则,于2019年11月启动《深圳市宝安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在市、区政府的充分指导,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宝安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前后通过了市区联动工作推进会、市局专题汇报会、区领导专题汇报会审议。此外,为规范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在规划过程中还分别于方案编制阶段、中期成果阶段和传导深化阶段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对宝安区的现状格局、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和重大空间发展战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在形成稳定规划成果后,进行了草案公示、市民听证、相关部门意见征询等环节,确保规划成果全面完整,目标布局科学合理。目前,《深圳市宝安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已充分落实《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相关要求,并与前海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充分进行技术对接,编制形成全套成果。后续将根据市统一部署,按法定程序进行规划审查报批工作。
闫女士:请问今年宝安区在住房供应这方面有什么计划?”
卢少辉:为落实“住有宜居”,今年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拓宽居住用地供应渠道,通过规划调整、公服设施用地复合开发、历史遗留用地处置等手段,增加居住用地供应规模,供应居住用地不少于25公顷(其中商品房12公顷、公共住房13公顷),完成批次居住用地集中出让工作。二是对接住建部门“四个一批”计划,综合考量人才密度、住房需求等因素,在西部中心、宝安中心区集中供应一批高品质商品房,在燕罗、松岗、机场片区供应一批保障性住房,在“工业上楼”等产业用地中配套宿舍型保障性住房,加速实现职住平衡。三是加快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审批,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
此外,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始终坚持公共服务配套均衡发力。今年,我局以“民生七优”为建设目标,积极配合市、区相关部门,推动公共配套加快补齐。一是保障民生用地供应,系统梳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缺口,完成民生设施用地供应约50公顷。二是助力民生项目落地,开展21个学校、6个医院项目审批,可提供学位3.4万个、床位约5500个,重点推进三十六高、市人民医院宝安院区等重大民生工程规划建设。三是完成区文体设施和公园用地规划统筹研究,优化整合文体设施和公园用地资源布局,以一流公园和文体设施助力高品质宜居城区建设。
白先生:宝安区是深圳的产业大区,请问今年产业空间方面有什么计划?
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坚持以战略级产业空间保障宝安“寻龙、引龙、育龙、强龙”行动落地,筑牢宝安“制造强区”根基。一是深入构建“联合供地、单独供地”的分类分层空间保障体系,全年供应产业用地35公顷以上,全力保障6英寸新能源功率半导体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户宝安。二是加快留用地报批,推动26.5公顷留用地供应见效。三是持续助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推动一批国企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四是加快产业项目提容审批,制定宝安区产业用地容积调整实施细则,推动存量产业用地再开发,强力保障“宝安龙”用地用房需求。
听众1:请问宝安区的耕地现状如何,政府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耕地?
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根据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宝安区划定耕地保护目标任务6014亩,包括永久基本农田5626亩和一般耕地388亩。在耕地保护方面,我局严守刚性约束,严格用途管制,引导开发建设“不占线”,坚持规划审批“不越线”,牢守耕地保护红线,制定耕地恢复计划,确定实施规模和空间范围,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占补平衡”,组织签订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压实保护责任,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宝安的耕地。
听众2:请问宝安区湿地资源现状如何,你们采取什么措施对湿地进行保护?
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宝安区湿地资源较为丰富,湿地总量全市第二,面积为10244.2公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8091.92公顷、河流湿地411.33公顷、沼泽湿地23.4公顷、人工湿地1717.55公顷。未来我们将会把湿地保护指标纳入到区生态文明考核,同时我们还计划开展辖区湿地调查工作,建立湿地公园及小微湿地数据库,并对条件成熟的湿地公园进行挂牌,逐渐提高辖区湿地保护率。
听众3: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源,宝安在保护历史文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我们致力于文化与城市共建、与生活共享、与产业共融,大力传承历史文脉,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主要开展了两方面工作。一是精细化编制四个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让历史建筑焕发新活力。我们启动了新桥、新二、燕川、桥头等4个古村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的编制,高标准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规划、建筑、交通、文物、古村运营等多个领域的七位专家为保护规划献策把脉。我们充分挖掘古村历史文化价值,提炼历史建筑元素,合理划分保护范围,分级分类提出具体管控措施,提升古村环境品质,活化利用历史遗产,实现古村与城市共生。下一步将加快完善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成果,推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管理。二是积极推进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以及传统风貌建筑普查和线索认定,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支撑。按照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启动新一轮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以及传统风貌建筑普查和线索认定,确定线索保护范围,目前已形成《宝安区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线索(草案)》并公开展示。下一步将加快整合社会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宝安区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线索(草案)》,做到应保尽保。
听众4:近几年,宝安区的市政需求量不断增长,请问在提高市政系统承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科学规划是市政设施有序建设、市政系统可靠支撑的基础。今年,在提高市政系统承载力方面,我们主要开展四方面工作。一是基于宝安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完成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布局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开展给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承载力分析,构建评估体系。二是编制燕罗、九围国际总部区等重点片区市政专项规划,开展石岩片区电力规划调整。三是加快推进铁岗-罗田输水隧洞等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四是探索“市政设施+”模式,推动公园、水厂、变电站等复合开发利用。
听众5:想了解宝安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市规资局宝安管理局:我局构筑了“摸家底,筑格局,保实施,强监督”工作体系,形成宝安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一盘棋和路线图。一是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完成生态要素本底调查,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开展宝安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全盘梳理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各部门目标任务,深化细化辖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片区规划指引和修复步骤,明确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点、线、面空间布局,为全区生态安全保障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二是推动生态修复分步有序开展。常态化开展年度实施方案编制,逐年筛选“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且迫切需要开展的项目,并从组织保障、职能分工、资金支持等方面建立全程工作体系;三是完善实施监督保障体系。按照市、区工作部署,围绕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方案项目,构建“实施+监督”工作体系,由自然资源部门统筹,相关部门依职能分别开展山水林田湖各要素修复,强化监督保障,督促各街道和相关部门重点抓好落实。
主持人:感谢各位听众的热情参与,通过此次热线,相信大家对于“实施规划落地引领行动等”有了更多了解。